未来五年,东莞“倍增计划”将这样做!

2022年09月07日

随着新一批“倍增计划”企业名单在日前公示完成,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再次入围名单。过去五年,包括拓斯达在内的180家企业以“倍增计划”为抓手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倍增。


“倍增计划”企业已经成为东莞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带动了工业提质增效。工业增加值规模占全市比重从2017年的18.8%逐步提升至2021年的27.6%;拉动力总体走高,2021年已从往年的略高于3个百分点增长到4.6个百分点;贡献率有序提升,从不足30%逐步提升至2021年的45.1%。


未来五年,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启动新一轮“倍增计划”,以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遴选约1000家倍增企业,推动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为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力争到2026年推动300家以上优质企业倍增


频发政策“红包”

倍增企业吃下发展“定心丸”



5月中旬,《2022年“倍增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目录》印发,2022年度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将获得13项高于普通企业普惠性资助标准的政策资助,6项“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专项的资助项目。


5月30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倍增计划”)正式印发,指明了倍增计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6月2日,新版《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遴选考核办法》出台,完善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企业遴选与考核工作,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推动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东莞密集出台“倍增计划”相关政策,逐步构建和完善新版“倍增计划”整套体制机制,旨在以“倍增计划”为抓手,聚焦优质企业培育和强化企业服务,剑指经济稳增长、激活力,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图片


新版“倍增计划”将用五年时间从“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龙头企业”“推动一批战略性产业优质企业倍增”“加速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三个发展方向推动倍增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勾勒出三个发展目标:力争到2026年推动300家以上优质企业倍增,全市新增10家年营收或产值100亿元企业、15家年营收或产值50亿元企业;倍增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30%以上,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瞄准目标,未来五年,东莞将用心用情用功实施九个举措,从“资金政策加倍”“实施服务包奖励”“支持增资扩产”“加大金融支持”“保障用电用气用工”“强化人才支持”等方面推动企业实现规模和效益倍增,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有力的实际行动,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倍增计划”充分释放政策大礼包,提出资金政策加倍,东莞将每年从工信、科技、商务、金融等部门现行实施的资金政策中,优选一批在企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增资扩产等重要环节起推动作用的政策纳入《“倍增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目录》,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比例给予“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加码”配套扶持。这意味着倍增企业将享受一揽子“倍增计划”政策扶持,单项最高可获得1200万元。


图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全球疫情席卷而至,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对东莞市产业链影响颇大,新版“倍增计划”出台系列政策帮扶企业,让企业吃下了发展的“定心丸”。


聚焦优质企业培育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新动能


“倍增计划绝不仅仅是认定一批优质企业,核心旨在聚焦优质企业培育,”东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的资源要素配置,全方位、全周期、高效率的企业服务,引导带动企业走自主创新、可持续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作为新入选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企业,东莞市高驰软件有限公司(下称“高驰软件”)对未来信心满满。高驰软件相关负责人表示,借着成为倍增企业的契机,公司希望跻身运动穿戴设备品牌全球前二的行列。


今年4月,东莞市场主体突破150万大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其中,以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近半年来平均每月新增1367户,累计达7.14万户,同比增长19.85%。“专精特新”“小升规”“倍增计划”等经济新动能迎来发展,今年1—4月,210家“专精特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2332家“小升规”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0.5%。种种迹象表明,东莞大力培育新动能的成果初现,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正成为东莞经济的新增长点。


林江认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节点城市,东莞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承载着广深两大超级城市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虹吸效应、缺乏足够核心竞争力、高精尖人才短缺等问题。寻求高质量发展之道,势在必行。


图片


一份榜单数据耐人寻味,在2021年广东制造业500强榜单中,东莞进入前100强的企业仅有8家,但100—200名、200—300名、300—400名、400—500名的四个区间,则分别有20家以上的企业上榜。对比2020年同一榜单可以发现,东莞制造业企业进入全省500强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分布依然集中于100名开外。“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依然是东莞制造业的一大痛点。


此次印发的新版“倍增计划”聚焦优质企业培育,推动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分析今年入选名单的1023家倍增企业的成分可以发现,这些企业主要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企业等几大类。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数量达759家,占名单企业的70%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则占总数近16%。不难看出,东莞将“倍增计划”与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紧密结合,将之作为实现倍增目标的“王牌军”和“排头兵”。


软件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关注,包括高驰软件、广东找大状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36家软件企业今年被纳入了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其中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33家。


为加大对倍增软企的扶持力度,2021年东莞把软企上规模奖励、软企营收增量奖励项目纳入“倍增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目录。根据目录,已纳入倍增计划的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可享受软企上规模奖励项目资助金额翻倍,软企营收增量奖励项目资助比例从3%上调至5%的特别扶持,最高资助800万元。


在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21年纳入市“倍增计划”的26家软件企业实现营收68.88亿元,同比增长37.4%,比全市行业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


此外,“倍增计划”重点提及助力数字化转型。依托赋能中心重点针对“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遴选一批企业,“一企一策”予以全方位扶持。对“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申报智能车间、5G融合应用、两化融合应用等数字化转型项目,资助比例及上限予以适度提高。


林江表示:“智能化、数字化等新兴产业和产品解决了新的市场需求,是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东莞通过‘倍增计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厚植了沃土,为优质的好苗子企业发展赋能,释放存量,扩大增量,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企业服务

为企业纾困解忧保驾护航


新版“倍增计划”把打好“服务牌”作为保障倍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不断强化企业服务效能,让企业体验到有温度、有速度的政府服务。


由于厂房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倍增企业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林股份”)在“企莞家”平台提出用地的诉求,在收悉诉求后服务专员第一时间向企业核实问题背景、难点卡点、解决时间要求等详情,并及时通过平台线上流转给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樟木头镇等责任单位核实问题情况,同时通过正式函件征求东莞市工信局、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樟木头镇办理意见。


在对问题有较清晰的了解后,东莞市倍增办相关负责人带队实地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收集属地镇街意见,经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市倍增办周例会讨论后,同意通过以市工业调度组会议“一事一议”的方式,在不到一个月时间,经东莞市工业调度组会议研究审议,确定支持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置建设用地指标18.2595亩及按相关程序补办其供地用地手续。


经过市镇多个部门的联动,线上“企莞家”申报、线下倍增专员走访相结合的模式,永林股份顺利解决了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上市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线上,倍增企业通过“企莞家”平台不仅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交诉求,而且还能通过这一服务企业的利器了解到诉求的解决途径和最新进展。


在线下,为配合“企莞家”平台全面升级和实施提供保障,东莞市倍增办进一步完善了线下三级专业化服务支撑团队,建立东莞市领导和责任部门挂点联系倍增企业工作机制,东莞市工信局成立19个指导服务组、市倍增办设立1个综合协调组、1个企莞家工作组和4个服务组,形成工作联动;镇街(园区)设立倍增办,对接“企莞家”平台企业诉求流转和办理工作。


图片


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和部门协同互动的服务机制,东莞为倍增企业在用地、用工、用能、环保、不动产权证补办等方面的诉求解决搭建了“快车道”,2020年以来,累计对接解决476家企业用工诉求约3.7万人次,优先解决了试点企业在全市有序用电以及环保错峰等方面的各类诉求。其中,2020年至今“企莞家”累计处理企业诉求2623条,办结率为98.5%,企业满意度近100%


为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新版“倍增计划”对倍增企业的服务更精准、针对性更强了——专门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企莞家”平台为依托,促使各级各部门在企业服务、资源要素配置上提质增效,推动倍增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给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新版“倍增计划”还提出每家倍增企业均配置专属服务专员,实行专人服务。对倍增企业审批事项,一律实行绿色通道高效办理。对倍增企业重难点问题,实行市长“政企直通车”机制,专项研究解决倍增企业产权用地、规划、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对倍增企业申报“科技东莞”专项资金项目进一步简化程序,实现资助资金快速拨付。


图片

企业样本

拓斯达:技术创新

实现企业倍增突破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成为2022年度倍增企业家庭的一员,这意味着,继上一轮2017—2021年“倍增计划”后,拓斯达将向下一个新高度进发。


图片


作为首家登陆创业板的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拓斯达通过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CNC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以及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打造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拓展新产品线,为倍增提速

2017年加入东莞“倍增计划”之初,拓斯达单体营业收入为7.64亿元,2021年公司单体营业收入23.73亿元,增效显著。


5年倍增的秘诀离不开其对工业制造智能化创新的坚持和技术的投入。数据显示,拓斯达研发投入也从2017年的3404.10万元增加至7783.09万元。拓斯达项目运营部经理梁振锋告诉记者,效益的倍增同样离不开对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的把握。2020年新增的两大产品线CNC和注塑机正是最好的例证。


图片


在为客户提供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许多客户抱怨自动化设备与以往的其他设备不兼容,导致自动化过程的成本高、效率低,转型遇到瓶颈。在客户需求的倒逼下,企业逐渐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向CNC、注塑机等领域扩张。


客户的需求也让拓斯达看到技术升级的必要性。新开拓的产品线积极引入研发团队,快速立项开展底层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研发,用较短时间推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凭借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产品一经推出便获得市场认可,为上一轮企业效益倍增注入催化剂。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企业的供应链受影响,政府专门成立专班,跨省、市协调供应链资源,打通物流渠道。”梁振锋说。


技术创新加码,实现倍增升级

如果倍增是一次大步跳远,那第二次的倍增无疑是“更上一层楼”。“很难!2017年,我们只有7亿元左右,现在我们的单体营业收入是23亿多元,越来越靠近临界点,要再次实现倍增不能只按照以往的常规考量。”谈及第二次“倍增计划”时梁振锋坦言。


梁振锋表示,只有有了底层技术的支撑、自主研发技术的突破加码,新的增长动力才会形成。未来,拓斯达将加强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人才、研发资源投入,强化底层技术,争取既有业务稳步增长,增量业务高质发展,持续优化业务及产品结构,努力实现公司价值的可持续稳健增长,助力100万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助力100万工程师服务于智能制造。


图片


2022年度的“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发布后,九大政策支持成为倍增企业热议的话题。对于拓斯达来说,助力数字化转型和强化人才支持是其重点关注的政策。


数字化转型贯穿于企业战略、业务战略以及功能战略,它并非只追求眼前效益,其本质是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学算法显性切入企业业务流,形成智能化闭环,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可度量、可追溯、可预测、可传承。


“拓斯达作为工业制造智能化的优质企业,见证了大批工厂从人工、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轨迹。近年来,公司内部成立数据产品事业部,由阿里云前资深技术专家带领,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梁振锋补充说。


在上一轮“倍增计划”政策扶持中,人才支持政策成为拓斯达“抢人”时的有利砝码。本轮政策中再次提出对骨干人员进行资金奖励、每月2000元住房补贴,并给予“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翻倍配置公办学位名额等政策倾斜。这些政策有望再次出现在下一次拓斯达招聘会的宣讲资料上。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在松山湖规划建设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未来五年,规划地块预计均会投入使用,对产能提升、增资扩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实现新一轮的倍增很有信心。”梁振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