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省党代会报告指导意义重大,报告提出我省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等,这些部署非常切合东莞实际,必将引领东莞加快向科创制造强市迈进。”近日,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接受专访时说。

图片

     肖亚非表示,东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造大湾区“七个新高地”

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


问:省党代会报告有7处直接点到东莞。学习报告后您有什么感受?


肖亚非:报告体现了省委一如既往的极高的政治站位、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吹响了广东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新号角,让人听了以后有一种坐不住、等不及、慢不得的强烈紧迫感和责任感。


图片


     特别是报告多处与东莞高度相关,比如,报告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推动产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尤其特别提到建好用好东莞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部署要求非常有针对性,非常切合东莞实际,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高度吻合,必将引领我们加快向科创制造强市迈进。


问:接下来,东莞将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省委“1+1+9”工作部署?


肖亚非:去年,东莞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连续6年入选新一线城市。目前,已经形成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鲜明城市特色,其中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散裂中子源、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加速集聚,32家新型研发机构、900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集聚发展,47%的规上工业企业建有自主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二;在先进制造体系方面,拥有超20万家工业企业、1.27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专精特新企业、79家“小巨人”企业、71家上市企业和24家超百亿企业、3家超千亿企业,呈现了先进制造蓬勃发展的态势。东莞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坚守制造底色和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深度融合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图片


     在新阶段东莞要继续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必须解答好如何实现万亿GDP后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这两大时代课题。我们将统揽打造大湾区“七个新高地”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创人才综合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在万亿新起点上行稳致远;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环境,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

推动产业发展“五大工程”


问: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广东省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东莞将如何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迈上新台阶?


肖亚非: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将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


     一是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打造更多大装置、大平台,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动工建设,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东莞理工学院等发展,加强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沙科学城联动发展。二是着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我们将围绕产业强链补链拓链,推动在第三代半导体、医疗器械、关键电子材料、机器视觉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东莞转化应用。三是着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200家。四是着力优化创新生态。过去几年,东莞大力打造了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我们将新建一批创新创业社区,更好地承接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


图片



    在产业创新方面,我们将以产业发展“五大工程”为统揽,加快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


    我们将大力推进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坚持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争取在智能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率先形成集聚生态,力争三年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000亿元


    我们还将推进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梯队,争取到“十四五”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00家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工程,强化市级招商统筹,力争三年内实现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镇街、园区全覆盖。推进土地空间连片拓展工程,推进10个连片标准化产业片区的土地整备,总面积超1.6万亩,推进连片更新“头雁计划”,首批项目总面积超2万亩。


来源:南方日报